笔趣阁 > 山河志之道姑 >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东洲事变

第一百二十一章 东洲事变


  正在栖凤宫筹谋要促成良缘的时候,一封来自东洲的快报也抵达了北仪城,直接被送到了顾烈的案头上。御书房里,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们都小心翼翼,心怕触到顾烈的霉头,就要被呵斥一顿。大臣们或多或少都知道快报的消息,东洲之外的海族大举进攻沿海,东洲门派伤亡惨重,东洲的官府抵挡不及,向朝廷求援。这两年来,顾烈的动作这些大人们心里门清,看着中州、西洲、南州依次被官府把控,顾烈却一直没有动东洲的门派,自然是因为那里的门派可承担着抵御海族的重任,若是官府插手,怕是刚握在手中,就被海族抢了去,他们的皇帝,当然不会干这样的蠢事,因此东洲那边的门派,倒是跟以前一样,习武杀海族,一点不惧顾烈对他们动手,但这一次,武林顶不住了,那里的官府只好向朝廷求援,逍遥剑派的掌门跟凌云门的掌门都发来了讯息,愿意主动归顺官府,只是让他们派兵去共同绞杀海族,还东洲安宁,可见东洲的形势多么危急。朝堂上因这件事争论了许久,却没个结果,后宫中也安分了许多,之前的风波一下子平静下来,王温霖也投入了东洲的事中,反而是王箐箐,见这件事情有平息的征兆,变得不安起来。等到风波过去,更加骑虎难下。王箐箐看了看被藏在柜子里的墨绿色瓶子,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
  翌日,王箐箐托人给顾怀瑾递了一封信,信里约他在画舫上一聚,顾怀瑾收到消息之后头也没抬,丝毫不打算去了的模样,反而询问起岚三,最近莫黎在做些什么。岚三只好将莫黎已经知道所有事情的消息告诉顾怀瑾,顺便通过岚五的传信,发现莫姑娘一直安静的待在澄园研究采药,并没有出门,也没有再多询问他的消息。顾怀瑾将手中的东西放了放,思衬到现在皇宫内外的情形,东洲那边的消息,他也知道不少,甚至可能比朝廷掌握得更多一些,毕竟当年,他舅舅就是在东洲殒命的,那两个大门派,还跟曲家有着联系,虽然不知道祖父他们是怎么联络的,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这个曲家唯一的后人利用这些消息网。现下的事情成了个结,他接了旨,封王仪式却一推再推,对于婚事,更是闭口不谈。原本有意支持他的大臣们又开始观望,只有原本的那些坚持嫡长制的老臣还依旧依附着他,四处奔走想撤了安王这个封号,可是谁曾想,皇后在宫中出事,顾怀瑾不得不跪下接了圣旨,他这一派,愁得头都大了,最后也不过想出了个拖延之策,以侍疾为由,拖着封王仪式,不让这个圣旨成真。东洲的事情一出,朝上的老大人们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,再怎么样,顾烈不会再盯着顾怀瑾了,也能让他们好好想个法子。

  “去回信,约王小姐下午在芸香楼见面。”岚三颔首,顾怀瑾写完最后一封信,放下笔,轻轻吹干上面的墨迹,小心的存放到一个匣子里,交给岚卫,起身去往御书房。是时候,找他的父皇谈谈了。

  御书房。

  顾烈揉着眉心,将折子摔到了地上,不耐烦的摆了摆手,让众人出去,几个大臣们顿时不敢再出声,仿佛刚才为了出兵的事情争吵得不可开交的不是他们一群人一样。御书房里,最后,只剩下左右相和顾烈三人,下首的两人都没说话,顾烈看了一眼不动的两个人,不耐烦的说道:“说罢,赖在这不走,等着朕用轿子送你们?”

  “臣等不敢。”两人连忙躬身行礼,顾烈甩了一个眼神给他们,示意有话快说,有屁快放。王温霖看了一眼郭槐,斟酌着用词小心的开口,“皇上,老臣舔着脸,想跟您问问,小女之事······”顾烈揉着眉心的手一顿,这些日子忙着东洲的事情,倒是把这件事忘记了,倒是左相是个真心疼爱女儿的,也不怕这个时候撞上来,顾烈心中百转千回,但终归还是记得王温霖是一朝左相,为朝廷鞠躬尽瘁这么多年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想了一下近来栖凤宫的动作,倒也是知道直接下旨给顾怀瑾封王,对前朝后宫造成了多大的影响,但要看着左相跟重华宫联姻,却是顾烈不愿意看到的,帝王制衡之术,他早已使用得轻车驾熟。顾烈没有回答,反而似是无意的问道:“左相大人,依你之见,怀瑾如何?”

  郭槐心里一惊,下意识给自己的老对头投去一个自求多福的目光,王温霖却像是早就等着这一问,四平八稳的回答道:“三殿下虽然不在北仪长大,但行事颇有几分皇上的风范,也是不缀皇室风范的,更难得是,三殿下踏实肯干,很是勤勉上进。”顾烈犀利的眼神突然投向王温霖,让他越发不敢去窥探这位皇帝的神色,只是接着说道:“这一年多来,臣观三皇子天资聪颖,定是遗传了皇上的睿智,但毕竟年岁还小,有的地方还是欠缺考虑,还是需要皇上多多指点才是。”

  顾烈收回目光,指节在金丝檀木椅上轻轻敲击,“郭相以为呢?”

  “回皇上,臣观三殿下,的确是个可造之材,只是时日尚短,还需皇上多加打磨才是。”

  顾烈嗤笑一声,叹到:“你们两个老狐狸,一个比一个会说话。对于朕给怀瑾封王的事,就没什么想说的?”

  王温霖这个时候不能装死,要知道,封王的事情,可是关系着自家女儿的亲事,他这个时候就算不说话,顾烈也不会对他放心。“皇上既然问起,臣王温霖也只好直言不讳了。三殿下明年就要及冠,正是要出宫自己建府的年纪,皇上这个时候给三殿下封王,也是让殿下有个名正言顺的称号,至于其他的,臣这么些年只得箐箐这一个女儿,只想看到她一生平安顺遂,别的,请皇上放心,臣不愿去瞎参合,也不会去参合。”郭槐倒是有些意外,之前盛气凌人的左相大人,在朝廷里可是说一不二的,皇子们都是赶着去巴结他,怎么现在反而是收敛了所有的气势,难不成真的准备隐退了?回过神来,郭槐也不得不跟顾烈言明好一番忠心,说得顾烈心情好了不少,就连东洲带来的烦恼似乎都散去不少。听到外面有人通传顾怀瑾求见,顾烈这才让王温霖两人离开,王温霖还想说什么,但被郭槐眼疾手快的拉了出去。出来碰到了顾怀瑾,刚刚没得到答复反而被试探一番的左相看他越发不顺眼,甩袖而去,郭槐跟顾怀瑾打过招呼过后,急急忙忙的追了上去。听见里面传唤,顾怀瑾不再多想,抬脚埋了进去。

  一进去,顾烈正在练字,大开大合,似乎甚是畅快。还未开口,顾怀瑾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,声音之大,常在顾烈面前行走的李公公都不由得一惊。顾烈顿了一下,看了一眼,李公公带人识趣的退了下去,这才开口,“你这是做什么?”

  “父皇,儿臣是来跟父皇请罪的!”

  顾烈手中笔未停,“哦?你犯了什么罪?”

  “儿臣心智不足,被奸人陷害,后又抗旨不尊,让母后重病,也让父皇言而无信,失信于臣子,这一切,都是儿臣的错。”顾怀瑾跪在地上,身形微微颤抖,似乎是伤心到了极点。顾烈没法再写下去,“你待如何?”

  “儿臣,儿臣无能为力,一不能查清自己身上的冤屈,为自己正名,二不能承接父皇圣恩,有负父皇恩宠,儿臣愿意自请去东洲抵御海族,为父皇守疆卫土,护佑熙和子民平安!”

  顾烈听见这话,反而是气笑了,他这三儿子还真是好,现在竟然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了,竟然还要趁着这件事想要掌控兵权,顾烈将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摔在纸上,好好的一副字就这样毁了,但屋子里两人显然都不在意区区一副字,“你可真是朕的好儿子啊。”顾烈几乎咬牙切齿的说道。早在之前他先下手为强之后,他就发现,自己真是忽视这个儿子太久了,竟然让他成长到如此地步,圣旨还未下达的时候,便有三分之一的人出来劝阻他,甚至那些蛰伏了许久的老人,居然也暗地里开始活动起来,顾烈小心经营了二十年,没曾想那些人竟然也韬光养晦了二十年,曲家,可真是好样的。

  


  https://www.xygwh.cc/86133/86133752/563644733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ygwh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xygwh.cc